盘州市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是贵州的西大门,位于六盘水西南部,国土面积4056平方公里,境内有2个省级开发区,1个市级产业园区,下辖14镇6街道7乡,506个村(居),聚居着汉、彝、苗、白、回等29个民族,人口120万。盘州市历史文化悠久,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矿产资源富集,旅游资源丰富;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美,是世界古银杏之乡;是贵州面向云南和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是中国南方能源战略基地,曾经是三线建设的主战场;是云贵交通、能源、商贸、物流、旅游的重要节点,是毕水兴经济带的中心腹地。
自然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为15.2°C,年均无霜期271天,日照时数1593小时,年均降水量1390毫米,雨热基本同季。境内属喀斯特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体,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南部隆起。全市各类土地面积为606万亩。植被类型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植物几乎都能生长,森林覆盖率达55.13%。境内有2个国家4A级景区、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集险、奇、秀于一体,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特别是有“活化石”之称的千年古银杏树群,被誉为“世界古银杏之乡”。
物产资源丰富。盘州境内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黄金等20多种,其中煤炭资源以储量大、品种全、质量优等特点著称,现已探明储量105亿吨,远景储量380亿吨,储量分别占全市、全省的60%和15%,境内有盘江精煤公司、盘州电厂、盘南电厂、响水煤矿、松河煤矿等大中型煤电企业及86对地方煤炭企业,是贵州省乃至全国的重点产煤市和“黔电送粤”重要电源点,被誉为“煤电之都”。
交通快捷便利。盘州自古以来就是由黔入滇的交通要道。320国道、国家高速公路G60镇胜段横穿东西,212省道和水盘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沪昆高铁、盘兴高速通车,迎来“高铁时代”,规划建设盘州官山机场,贵昆铁路盘西支线、南昆铁路、水红铁路在县城红果交汇,为盘州东进贵阳、西出昆明、北上川渝、南下“两广”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是贵州西部乃至西南地区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
文化底蕴深厚。境内距今约20至30万年前的古人类文化遗址“盘县大洞”和距今约2.4亿年前的新民鱼龙化石遗址扬名中外;被誉为佛教八小名山的“丹霞山”孤峰耸立;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亲临盘州境内考察,记载了“碧云洞”喀斯特溶洞景观的千奇百怪;历经六百余年历史洗礼的“双凤古城”独具魅力;红二•六军团盘州会议会址以及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绽放异彩,有彝族火把节、回族古尔邦节、布依族歌节等民族节日,有“海马舞”、“羊皮鼓舞”、“耍马舞”、“芦笙舞”等民间舞蹈,深受国内外人士青睐。
近年来,盘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省、市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守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坚持主基调,实施主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20.19亿元,增长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9.18亿元,增长2.57%;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29.45亿元,增长2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6.72亿元,增长1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4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4元,分别增长10.6%、10.3%;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3.4%,同步小康创建通过省级达标验收;连续7年跻身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和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位列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74位,较2015年进位9位。
“十三五”时期,盘州重点实施“一二三四五”战略部署。即:建设一个最具聚集、辐射和带动效应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山地特色现代农业“两大品牌”,聚焦全面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基本现代化“三大任务”,抓好创业创新、循环经济、农村改革、山地旅游“四件大事”,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大生态、大工业“五大战略行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前列,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全国百强县、西部十强县和贵州省经济强县位次逐年前移。
主办:中共盘州市委员会 盘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盘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黔ICP备17007820号 建设与维护:盘州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建议使用IE7.0以上,分辨率1024*768浏览本网站
技术支持:泰得利通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220034 网站咨询:0858—3636249 3639175 访问量: